区块链技术的专利保护策略

 

新闻背景

近两年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巨大发展前景,众多企业、机构乃至个人开始提交相关专利申请,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据路透社报道,声称自己就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却未能提供关键证据的澳大利亚人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t),已经提交了数百件涉及区块链技术的专利申请,其目的显然不是对这些专利进行实施。区块链领域的许多核心和关键技术都是在开源社区中诞生、培育并发展成熟的,专利权的独占与区块链开源技术的交流共享和繁荣发展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冲突。

区块链技术诞生于比特币开源社区,此后区块链领域几乎所有重要的技术革新和突破也均诞生于建立在开放、自由、共享的理念之上的各开源社区与开源项目,如以太坊、瑞波等优秀公链项目的开源社区,以及一些优秀的区块链初创企业和区块链联盟,如超级账本下的开源项目等。

如何使区块链领域的创新主体免于遭受第三方发起的专利侵权讼诉,打造有利于区块链技术健康繁荣发展的科技创新与营商环境,是区块链领域的创新主体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都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专利保护面临的问题

专利制度是通过垄断性权利的赋予来保障发明者的权益。开源运动和专利制度虽然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的科技进步,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开源软件的代码共享机制是由相应的开源许可证来规范的。在开放源码组织OSI认证的开源许可证中,多数许可证都对专利持有非常明确的反对态度。部分许可证对专利授权条款作出了明确规定:假如某开发者对于其开发的软件技术提交了专利申请,那么该作者不仅要向公众公开其开发的软件,还需要将该软件的相关专利一并向公众公开并许可使用。不过,各区块链开源社区代码持有者在知识产权上大都实行友好的使用许可政策,如Bitcoin Core的代码采用了MIT使用许可,超级账本项目下的代码、以太坊虚拟机都采用了Apache V2.0使用许可,这些都是非常宽泛的许可协议,只要用户没有选择将经过修改或定制的代码开源,至少这部分代码的技术方案是可以被允许提交专利申请的。

所以,作为区块链开源技术的使用者和开发者,区块链领域的创新主体或潜在专利申请人要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首先,如果有提交专利申请的计划,则在提交专利申请之前应明确自己拟申请方案的软件代码是否已经开源,如已开源,该开源许可证对于专利的申请、专利权的行使是否有所规定。提交专利申请的决定应在准确评估专利申请行为将会为自己带来何种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地做出。其次,即使没有提交专利申请的计划,由于开源软件的开发人员复杂、松散、数量众多,开源软件的代码往往还存在侵犯非受许可证限制的第三方专利的风险。尽管这是整个开源社区层面的问题,但使用开源代码的用户也理应对此保持警惕。区块链技术的蓬勃发展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显然已激起了从传统银行到专利流氓就区块链技术提交专利申请的强烈兴趣,传统银行可能会阻击新进入者,专利流氓则可能勒索其它公司。目前比特币社区正在紧锣密鼓部署的隔离见证被视作比特币延展性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可用于提高比特币的网络交易吞吐量,据说该技术就可能涉嫌专利侵权。

专利保护的攻防策略

由于专利制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知识产权制度,并已在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为避免第三方专利阻碍区块链开源技术的发展,陷入专利侵权纠纷,区块链开源技术的用户和开发者有必要充分了解并运用专利制度来规避风险,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结合我国国情,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促进区块链开源技术的专利保护方面也要担负起一定的引导、组织、支持、保障乃至管理责任。借鉴国外开源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笔者认为,在实践中,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在区块链乃至其它开源技术方面,组织或推动建立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即同行企业共同设立一个可以给这个生态系统里的所有相关参与者进行交叉授权的专利池。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用于保护Linux这一开源操作系统的使用者免于遭到侵权诉讼的开放创新网络OIN,其基本运作模式为:OIN获取专利,然后授予其成员免费使用专利,成员则同意不主张自己的专利权。由于开源社区的开发者可能并没有可靠持续的资金保障,而在仅限于防御性地使用其专利权的前提下,开发者也缺乏利益驱动而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去提交专利申请,因而必要时可由政府对联盟及其成员和开源社区给予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如由政府资助的官方或半官方机构来主导和推动联盟的组建和运营,并由联盟出面来处理涉及开源技术的专利申请等事务,以此来促进区块链开源技术的交流与专利共享,避免和减少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件的发生。除了联盟成员,联盟也可以鼓励其它开发者将已有专利权授予联盟,或者开发者自己提交专利申请并将专利权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授予联盟。

二是对于区块链开源技术的开发者,除了通过知识产权联盟或自身的渠道,也可以选择尽早在公共论坛或公开出版物上披露其软件开发思想和改进思路,以增加本领域中申请专利的难度。如区块链行业很多知名的创业公司ConsenSys、Blockstream、RSK Labs、Chain等都选择开放自己的知识产权,将其项目或软件开源,而很多已公开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则声称自己只想“防御性”地使用其专利,如就侧链技术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专利申请的创业公司Blockstream已签署了一份“专利保证书”,承诺用户和比特币技术开发人员可自由使用其发明,而不用担心专利诉讼。

无论如何,区块链领域的很多行业领先者已经认识到区块链开源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这个问题。在美国,包括40个创始会员的区块链知识产权理事会(BIPC)于2017年3月宣告成立,旨在帮助区块链创业公司和大型企业更好地把握提供开源技术和申请区块链技术专利之间的关系,解决如何在一个基于开源技术的产品生态系统中创建防御性专利战略的问题。在我国,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70多家单位于2016年2月共同发起组建了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致力于解决会员单位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攻关、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化等问题,该联盟的服务内容之一就是建立联盟专利池。

区块链技术和行业属于典型的新兴领域和业态,同时又有着在专利保护上作为开源技术的特殊性,在该领域有针对性进行专利保护的必要性显而易见。鉴于区块链技术极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无论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还是其它知识产权联盟,都要有切实帮助区块链开源技术的使用者和开发者规避专利侵权风险的紧迫感,在现有专利制度的框架内,尽最大可能打造有利于区块链技术健康繁荣发展的科技创新与营商环境。而对于信奉开源共享理念的区块链开源技术的使用者和开发者来说,最佳策略就是拓展思路,提高认知,有效利用专利制度,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吴广平|中国知识产权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