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印良品“山寨”店,告日本无印良品侵权胜诉

 

中国无印良品“山寨”店,告日本无印良品侵权胜诉

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无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无印良品”商标侵害了北京棉田纺织品商标权,日本无印良品需赔偿其62万元人民币。

有律师表示,这意味着以后日本无印良品在大陆只能称“MUJI”,而如果想使用“无印良品”商标,就只能从中国公司手中购买。

 

“冒牌货”竟然打赢了正主?

这让正主情何以堪。

那么这两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日本无印良品是怎么丢掉品牌的?

晚成立20年,山寨如何转正的?

无印良品(MUJI)

“无印良品(MUJI)”是一家创始于日本的杂货品牌,创始于1980年,“无印良品(MUJI)”直译过来的意思是“没有商标的优质物品”,实行”反品牌”(无品牌)战略,宣传提供包装简洁、拿掉商标,省去不必要的设计,但“物超所值”的好产品。
日本无印良品旗下产品众多,早在1999年就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然而保护类别不全,让别人钻了空子。2005年,日本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旗下品牌MUJI无印良品进入中国,想要注册商标时却发现,“无印良品”四字商标早在2000年就被他人注册。

「无印良品Natural Mill」是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旗下的品牌,而北京无印良品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6月。在消费者眼中,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tural Mill无印工坊一直被视为日本无印良品的替代品,换言之即山寨版,从装潢、产品到价格都与日本无印良品十分相似。

那么问题来了,这家北京山寨“无印良品”凭什么可以告赢日本正宗“无印良品”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家公司的商标纠葛历程吧。

这两家公司的商标纠葛
1999年11月17日
良品计画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無印良品”商标,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类商品或服务上。
2000年4月6日
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申请在第24类注册第1561046号“无印良品”文字注册商标。

2001年4月26日
良品计画针对被异议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
2001年4月28日
异议商标经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核定商品使用在第26类商品或服务上。
2004年1月7日
商标局作出(2004)商标异字第00020号《“无印良品”商标异议裁定书》,裁定被异议商标予以核准注册。
2004年1月20日
良品计画不服上述裁定,向商评委提出异议复审申请。
2004年8月2日
被异议商标经商标局核准转让给棉田公司。
2009年3月9日
商评委作出商评字[2009]第04991号《关于第1561046号“无印良品”商标异议复审裁定书》,裁定被异议商标予以核准注册。

2009年4月20日
良品计画不服第04991号裁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良品计画认为自2005年7月在上海开设中国第一家专卖店,“無印良品”产品已经在中国消费者中建立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经过了一审二审,最终最高人民法院做出最终判决,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胜诉,获得“无印良品”第24类相关服务的商标权。

2011年
北京无印良品公司成立,同年北京棉田授权北京无印在中国独家使用有关商标。
2012年6月
最高法再审后,认为虽然良品计画提交了诸多证据证明在异议注册商标申请前,已经在中国大陆境内在第24类商品上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但证据只能证明“無印良品”商标在日本、中国香港地区的知名度情况,并不能证明“無印良品”注册商标在中国大陆境内使用在第24类毛巾等商品上具有影响的事实。至于,被异议商标是否属于恶意抢注无评判必要。终审判决,维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
至此,双方注册商标纠纷落幕,中国本土“无印良品”有了法律上的支持,谁还敢说它是山寨品牌?
这意味着以后日本无印良品在大陆只能称“MUJI”,而如果想使用“无印良品”商标,就只能从中国公司手中购买。与其说大意,不如说无印良品的“无品牌”策略失败。

我们不如来看看“赢家”是怎么做的。

18年来终转正,论“山寨”的自我修养

 

这家告赢日本无印良品的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这18年来的未雨绸缪,具有强烈的品牌保护意识。
通过商标网查询,与“无印良品”相关的商标注册申请有212条,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公司,最为扎眼的就是“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多个类别申请了“无印良品、无印良品Home、无印良品风”等37个商标,仅第24类就申请了32个。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此次日本的无印良品之所以丢掉品牌就因为,第24类“棉织品、毛巾、棉被、床单、床罩、被套”商标为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所有。

无印良品商标权益的追索历程,值得我们反思。企业在开拓市场之前,必须做好知识产权布局规划,先行注册商标,这应该成为一种共识。只有通过注册商标,获得合法化的“身份”,才算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站稳脚跟”,为将来的事业规划打下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